摸清社区现状、排查居民底数,是确保做好全员核酸的重要基础,也是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的重要手段。市社科联对口支援的越秀区矿泉街沙涌南社区作为典型的村改居住区,具有人口数量多、自建房屋多、地理环境复杂、人员流动性大等特点,极大地增加疫情防控难度。4月16日以来,市社科联突击队在沙涌南防疫临时党支部的统一指挥下,夜以继日、见缝插针,在做好日常人员管控的基础上,对社区内划分的2个疫情防控网格600余户居民开展专项走访行动。他们按照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的标准,逐楼挨家上门进行居民信息登记、更新,及时排查网格居民有无核酸检测、现实困难、重点人群等情况,为社区摸底排查所辖居民情况发挥了积极贡献。
4月18日,突击队结合全员核酸检测开展居民信息登记
为进一步精准掌握社区居民底数,突击队按照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部署,结合全员核酸检测时机,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对社区现有居民信息再次进行摸底排查。4月18日,突击队高度重视、全员行动,6名队员在认真学习掌握“穗好办”信息排查操作的基础上,指引1000余名待检核酸居民填报个人信息,现场秩序全程井井有条、高效顺畅,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的艰巨任务。
突击队领队李伟与区、街道现场负责人研究部署工作
突击队队员袁静耐心指导待检核酸居民填报个人信息
突击队队员戴卫春正在录入核酸检测样本试管信息
突击队队员许小龙、孙旭东在核酸检测开始前研究工作人员岗位分工
突击队队员孙旭东冒雨帮助待检核酸居民录入个人信息
突击队队员姬勇在绿色通道帮助待检核酸居民录入个人信息
突击队队员刘杰帮助一位80多岁老人生成个人穗康码
连日来,突击队队员身穿“红马甲”值守网格卡口、协助核酸检测、逐楼逐户“扫楼”,用心用情用力为管控区居民排忧解难。一日,家住竹雅苑的一名居民来到25号网格卡口求助,原来他家正在装修,他回来查看装修情况却因社区管控出不去了,什么生活用品都没带,重要的是家里水电无法使用,社区内五金店铺也关门,希望得到帮助。突击队了解情况后,主动联系社区工作人员,协调五金店铺购买水龙头、电源插座,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家住洪荫街的一对夫妻来到22号网格卡口寻求帮助,他们说,自己刚出生不久的孩子现在管控区外由朋友代为照料,他们很不放心,想接回来照顾。突击队队员立即将此情况上报社区,并按相关规定要求尽心尽力帮助这对夫妻将孩子接到身边,缓解了他们的焦急心情。突击队队员在上门走访时,经常要面对居民不满防疫管控措施、询问何时解除管控等问题,他们毫无怨言、耐心解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通过解释沟通和宣传普及等工作,有效平复了居民的情绪、得到了居民的认可,用实际行动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



突击队队员袁静、许小龙、姬勇、刘杰与志愿者上门排查居民信息、解答疑难、宣传防疫知识
在突击队队员为社区居民办实事、解难题的同时,社区居民也通过“出人、送物、借车”等方式积极主动参与抗疫。在一次上门走访竹雅苑小区时,一户居民见突击队人手严重不足就“毛遂自荐”:“我家孩子也是党员,而且熟悉这个小区的情况,让她来当你们的助手,配合你们开展工作。”突击队在网格卡口控制进出人员时,路过居民都会主动打招呼表达感谢,时常还会从家中拿来矿泉水、桌椅板凳供突击队队员休息使用,并提出如果有需要他们可以参与维护卡口秩序的工作。特别是一位王姓“大哥”在得知管控区内共享单车不能使用,突击队队员每天需要花费40分钟步行往返居住地与工作地,主动提出:“我家中有2辆电动自行车,可以借给你们用,也算是为社区抗疫做点贡献。”而且他每天都会询问突击队电动自行车是否有电,是否有其它需要他帮忙解决的困难。
王姓“大哥”(左二)与部分突击队队员合影
突击队队员们说,每当听到一句感谢话语、看到一幕感人瞬间,身上的疲惫顿时烟消云散,觉得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疫情无情,人间有爱,像这样的暖心故事,每天都在管控区抗疫一线上演着,他们温暖了参与支援的党员干部们的心、激发了突击队队员奋战到底的斗志。突击队全体队员表示,疫情防控要始终坚持群众路线,相信人民、依靠人民、团结人民、服务人民,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理解和配合下,我们必将夺取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