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控区内砺初心 抗疫一线担使命
市社科联党员突击队支援矿泉街抗疫工作纪实
5月16日,广州市越秀区再现疫情,市直机关工委紧急号召各市直单位党员干部下沉社区一线,对口支援疫情防控工作。党旗所指,行动所向,市社科联吴晴、刘旭晖同志主动请缨,火速驰援越秀区矿泉街管控区抗疫一线。
来到“战场”,放下行囊,两名同志迅速投入防控工作。按照街道分工安排,市社科联负责协助管控区临时医疗点开展医疗服务工作。临时医疗点设在王圣堂老人活动中心,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道难题就是改造和布置医疗场地。条件虽然简陋,任务不能含糊。吴晴、刘旭晖同志与广州部分医院抽调来的医护人员一起,精心设计调整医疗点各项功能布局。现场共设内科、儿科、妇科三大科室,并因地制宜,设置了预检分诊台、药房、治疗区、发热观察区等功能板块,主要针对管控区内老、幼、孕等重点人群,提供急救的医疗服务。
5月17日,临时医疗点正式投入运转,前来咨询看病的人员络绎不绝,为方便群众就诊,医疗点工作时间定为早上8点30至晚上10点,并留下夜间值班电话,全力提供24小时急诊服务。据不完全统计,首日咨询和接诊近百人次,极大限度满足了管控区人民的就医需求。
吴晴、刘旭晖同志积极协助医疗点开展服务工作,迅速了解掌握临时医疗点医疗资源和力量,耐心做好群众医疗咨询、测量体温、检查健康码、分诊导流和挂号建卡等服务工作。特别是针对行动不便的伤残人员和不会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群,全程提供一对一细致服务,用心用情用力把服务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综合当天群众就医情况特点,市社科联两名同志还协同医护人员分析研判形势,针对群众骨折外伤较多,高血压患者较多,还有狂犬疫苗需求等急救的药品,还要加大调拨力度和库存数量,以备不时之需。针对一些临时医疗点处理不了的病情,还要畅通转运转院通道,确保妥善解决群众所需所盼所难,让群众手中有药,心里不慌。
在完成临时医疗点服务工作之余,吴晴、刘旭晖同志还利用晚上时间积极参与其他疫情防控工作。17日晚上7点,接到街道通知的临时紧急排查数据任务,两名同志克服连续作战的疲劳状态,主动打电话挨个排查红码人员实际状况,通知无相关重点场所行动轨迹的红码人员晚上8点30去红码核酸点集中测核酸。时间紧、任务重,两名同志迅速打完近50个电话,按时完成摸查和通知任务。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市社科联党员干部坚持在疫情防控一线筑堡垒,亮身份,织密网,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用无私奉献诠释了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成为管控区内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