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科联概况
社科规划
学会工作
社科普及
城市观察
机关建设
专题报道
理论热点
网上视听
专家库
成果展示
广州社科网
搜索
导航
首页
社科联概况
社科联简介
社科联章程
部门职能
领导介绍
社科规划
通知公告
社科动态
规划课题
招标课题
基地建设
管理办法
下载专区
羊城青年学人
学会工作
学会动态
学会党建
学会管理
学术活动
资助出版
社科普及
科普工作
科普基地
科普知识
城市观察
最新动态
各期杂志
杂志介绍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期刊订阅
机关建设
机关党建
行政管理
法制宣传
专题报道
开卷广州
广州海丝文化活动季
理论热点
网上视听
文献纪录片
活动影像
专题宣传片
专家库
成果展示
文化自信研究丛书
新发展理念研究丛书
转型与跨越丛书
粤港澳大湾区研究
羊城学术文库
大学与城市
开放高地:迈向全球城市
千年商都:迸发创新活力
文化广州论丛
工作年册
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成果选编(第十辑)
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成果选编(第九辑)
科普著作
首页
>
广州社科
>
社科要闻
>
正文
新时代广东哲学社会科学的使命与担当暨省社科联成立60周年座谈会在广州召开
发布时间:
2020-11-30 09:11:07
来源:
广东社科
分享至
11月28日下午,新时代广东哲学社会科学的使命与担当暨省社科联成立60周年座谈会在广州召开。省委宣传部领导,省社科联第八届主席团成员,省社科联往届部分党组书记、主席,特邀嘉宾,省社科联顾问,省优秀社会科学家代表,优秀社科类社会组织和研究基地代表,以及在省社科联工作30年以上的同志60余人出席座谈会。座谈会分两节,先后由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张知干和省社科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李敏主持。
张知干在致辞中代表省社科联党组和主席团,向所有关心支持我省社科工作的各级领导和专家学者表示衷心感谢,向一直以来为推动全省社科事业发展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的全省广大社科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他指出,60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在省委宣传部的正确指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历届省社科联党组和主席团,以及全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拼搏下,牢牢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奋力推动习近平总书记思想在广东大地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成果;致力于理论创新,为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出了积极贡献;勇当省委省政府的思想库智囊团,主动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智力支撑;着力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进寻常百姓家,促进了社科工作者把学问写进群众的心坎里;全力推动岭南学术繁荣发展,努力为学科建设和人才成长铺路搭桥;全心当好桥梁纽带,不断增强社科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争做全省社科工作者的“温馨之家”,推动了我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进步,谱写了壮丽的发展篇章,为我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张知干指出,回顾60年来走过的道路,省社科联团结引领全省社科界进一步加深了对国情、省情的认识,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进一步加深了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律的认识,真切地体会到:坚持党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全面领导,是繁荣发展社科事业的根本保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灵魂和旗帜;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努力方向和根本遵循;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哲学社会科学生命力之所在;坚持理论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
张知干强调,全省广大社科工作者要在省委省政府和省委宣传部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对广东新发展阶段改革发展作出的战略部署,切实在深化“1+1+9”工作部署中找到社科工作的结合点和突破口,乘势而上,起而行之,大力推动我省社科事业走上高质量发展轨道,为开创我省社科事业繁荣发展新局面、为推动我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要
着力在坚定政治立场下功夫,努力在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走在前列;
二要
着力在提升决策咨询水平上下功夫,努力在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上走在前列;
三要
着力在改革创新上下功夫,努力在提高社科工作治理效能上走在前列;
四要
着力在增强斗争能力上下功夫,努力在守好社科领域意识形态“南大门”上走在前列;
五要
着力在全面推进从严治党上下功夫,努力在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社科人才队伍上走在前列。
座谈会上,方健宏、田丰、朱孔军、李萍、陈鸿宇、李宗桂、陈金龙、顾涧清、曾伟玉、李志坚等10名广东社科界知名的专家学者先后发言,畅谈了感悟和思考,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省社科联原党组书记、省政协文化文史委主任方健宏认为,最新的光彩永远在路上,对省社科联60年华诞最好的庆祝是再出发,衷心祝愿省社科联能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广东的总定位总目标发挥更大作用、作出更耀眼的贡献。
省社科联原主席、十一届省政协常委、文史委主任、研究员田丰建议,推动文化强省建设,应注重从岭南文化中汲取历史基因和时代精神,切实为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营造勇于创新、奋发进取的浓厚氛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华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研究员朱孔军建议,广东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应当在学习宣传好、研究阐释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面、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中山大学原党委副书记、教授李萍认为,社科界要肩扛使命,进一步解放思想,扎根中国大地,以更大的格局、胸怀与视野思考谋划未来,使广东哲学社会科学与广东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地位和影响力相匹配、相促进,更好服务国家战略,服务社会,服务人民。
省优秀社会科学家、省委党校原副校长、教授陈鸿宇认为,社科工作者要深刻认识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发挥优势、主动作为,以更具广度、更具温度和更具深度的研究成果,为社会文明程度新提高、为全省和全国的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省优秀社会科学家、中山大学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李宗桂认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广东文化强省建设,要从文化的时代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的角度,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研究思路切入,深入挖掘、理性阐发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省优秀社会科学家、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陈金龙认为,广东学术环境宽松、学术生态良好,是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特别是年轻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成长成才成功的沃土。作为理论工作者应当知责思为、感恩奋进,切实担负起时代赋予的神圣责任。
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省记协副主席顾涧清建议,在省社科联成立60周年之际,探讨新时代广东哲学社会科学的使命与担当,研究构建中国特色岭南风格哲学社会科学的使命与任务,不仅要在回顾往事中辨析方向,更要思考如何真正把文章写在南粤大地上、写进时代课题中,这既是对历史的最好纪念,也是对未来的最好祝愿。
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广州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曾伟玉谈到,新发展阶段应着力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研究人才队伍、着力锻造应用研究与决策咨询优秀智库团队、着力构筑红色文化研究与教育人才梯队、着力培养传统文化研究与传承创新人才队伍,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夯实强大的人才根基。
广东亚太创新经济研究院理事长李志坚提出,高端智库应当着力提升决策影响力、学术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国际影响力、市场影响力,切实肩负起推动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的时代重任,为广东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的社科智慧。
座谈会上,省社科联还向在我会工作30年以上的同志杨小蓉、冯达才、游华潮、陈健棠、姜波、黄振荣、梁渭雄、张德馨、陶原珂、何天桥颁发了荣誉证书。
参加座谈会的还有:省社科联原党组书记、主席、省文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晓,省社科联党组领导叶金宝、曾赠、李翰敏、李夏铭,省社科联主席团领导郭跃文、隋广军、郑贤操、吴业春、李善民、张承良,省社科联顾问梁钊、李子彪、张国仪、周钦声、白雄奋、王永平、戴伟华,省优秀社会科学家王珺、毛蕴诗、陶一桃等。省社科联部门领导刘正春、吴仲文、汤其中、李锦钦等也参加了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