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上午,广州市社科联七届八次委员(扩大)会议召开。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曾伟玉出席会议并讲话。市社科联七届委员,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市属社科类社会组织、市社科普及基地代表200余人参加会议。市社科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谭晓红主持会议。
会议学习贯彻了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会议指出,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是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市社科工作者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会公报,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新成就,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找准社科工作服务大局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开展应用对策研究,推出一批有分量、有深度的研究成果,为现代化强市建设贡献社科力量。
曾伟玉同志代表市社科联七届全委会作了工作报告,回顾2022年市社科联工作,分析新时代新征程上广州哲学社会科学面临的形势任务,部署2023年工作安排。
曾伟玉同志指出,2022年是党和国家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广州社科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迎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这条主线,持续深化理论武装,促进理论研究深化转化,汇聚团结奋进思想共识,为广州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了社科智慧和力量。一是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推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实践研究丛书》(7本专著)、《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研究丛书》(7本专著)《中国共产党与大革命丛书(第一辑)》(6本专著)等一批研究成果,举办广州学习沙龙活动6场,推出专题学习研究阐释理论文章60余篇;推出“青年说”音频传播项目190期,全年收听量突破1200万,切实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二是迎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举办广州社科理论界学习座谈、社科社团党委专题学习会10多场,发布2023年度市社科规划课题105项;举办“美丽广州 活力之城”第十三届广州学术季六大系列53场活动;推出《图说羊城:红色传承》《图说羊城:非遗传承》等科普读物;指导41家市社科普及基地举办“羊城学堂”等近百场宣传文化活动,线上线下参与人数超过300万人次。三是凝聚学界智慧服务中心工作。聚焦广州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立项课题169项,围绕市委书记、市长圈定的重大课题立项智库课题23项,提交研究报告37篇,编印《广州研究内参》50期获省、市领导批示15批次;推动9家市决策咨询研究基地设立短平快研究课题24项,推出《广州金融服务创新发展》等研究成果;组织“迈向全球城市”“老城市·新活力”“广州新观察”等学术研讨活动。四是扎实推动社科惠民服务。组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 社科服务走基层”主题实践活动138场;联动市社科普及基地举办“读懂广州”等系列科普活动300余场;先后集结5批次党员突击队,组织300余人次支援基层疫情防控工作,带动社科普及基发挥各自优势投身抗疫,为全市疫情防控贡献社科力量。五是持续强化党的全面领导。严格社科阵地及活动管理,守好建强意识形态社科领域阵地;完善市社科社团党委工作机制,在全市行业党委述职评议中获评“好”等次;深入开展正风肃纪,持续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
曾伟玉同志指出,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面对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广州实践,面对党的二十大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以“理论之思”回答“实践之问”,以务实研究助力广州经济社会发展,以哲学社会科学的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大局、应对变局、开创新局。
曾伟玉同志强调,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市社科联成立40周年。市社科联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团结凝聚全市广大社科工作者,大力推动广州社科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为广州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高质量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一是要聚焦根本任务,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二是要突出主题主线,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走深走实;三是要围绕中心工作,积极为广州推动高质量发展、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广州答卷”建言献策;四是要坚持人民至上,培育打造具有广泛影响力、群众喜闻乐见的社科文化品牌;五是要加强党的建设,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社科工作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曾伟玉同志强调,广州社科界要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不断凝聚思想共识,强化使命担当,以奋斗姿态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奋力谱写广州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会议还通报了市社科联深化改革相关工作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