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社科网 搜索 导航

关于“青年学习沙龙”第五届理论征文评审结果的公示

  由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联合主办的“青年学习沙龙”第五届理论征文活动,经专家组评审,最终确定一等论文1篇、二等论文2篇、三等论文10篇、优秀论文40篇。现将评审结果公示如下: 
序号 姓名 学校(机构) 论文题目 奖励等级
1 张广俊 中国人民大学 论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价值特质 一等
2 朱厚敏 武汉大学 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参照系、本质及整体图景 二等
3 林开蕾 华南师范大学 人类文明新形态对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原创性贡献 二等
4 詹国辉、王啸宇 南京财经大学 中国式现代化:本质内涵、多重特征意蕴与路径选择——基于中共二十大报告的理论阐释 三等
5 陈晓仪 北京大学 共同富裕视域下公共物品供给问题分析——兼谈对马恩国家经济职能理论的再思考 三等
6 邓观鹏 安徽大学 “先富带动后富”的思想溯源、问题论析和化解之策 三等
7 徐喜春 华南理工大学 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意蕴及其实现 三等
8 王俊飞 中山大学 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内涵、本质特征、实践要求 三等
9 李少霞 新疆大学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意蕴及其世界意义 三等
10 郭子昂 浙江大学 中国式现代化指标构建、水平测算与人口关联效应 三等
11 王倩 国防科技大学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我国数据主权安全研究 三等
12 陈慧敏 首都师范大学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传统文化基因探赜 三等
13 李乐 清华大学 马克思无产阶级概念的出场与“德国式现代问题”解决的四次进阶 三等
14 唐解云 中国人民大学 以总体性视角透视“现代”——兼论马克思主义现代观 优秀
15 冯嘉馨 北京大学 乡村振兴视域下村庄政治精英的女性化——以宁夏回族自治区Y市B社区(村)为例 优秀
16 林扬千 北京大学 论《神圣家族》的批判向度及当代启示——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视角 优秀
17 郑阳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的体系建构与时代审思 优秀
18 郑策 中国人民大学 论中国式现代化对资本的扬弃 优秀
19 潘依林 华南师范大学 中国式现代化: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中国创新与时代发展 优秀
20 毛嘉琪 新疆大学 以伟大建党精神锻造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优秀
21 李亚军 天津师范大学 中国式现代化的群众史观意蕴探讨 优秀
22 卢慧 中山大学 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多维情感意蕴 优秀
23 张威威 华东师范大学 从“历史的终结”到“永恒的在场”——中国式现代化百年演进的历史确证 优秀
24 罗浩轩、雷达 成都理工大学 全球经济治理话语权主导问题及“中国方案”传播路径构建研究 优秀
25 刘勇 安徽大学 中国式现代化对外话语体系建构:为何、凭何、何碍、如何 优秀
26 周芷如 中山大学 论中国式现代化社会治理的科学社会主义根据 优秀
27 凌伟强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根源、实践进路及其超越性研究 优秀
28 胡博成、朱忆天 华东理工大学 “要资本,不要资本主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世界意义研究 优秀
29 李扬 吉林大学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与理论逻辑 优秀
30 闫欣彤 北京大学 文化唯物论对唯物史观的具体化建构——兼谈“两个结合”的生成逻辑与实践路径 优秀
31 应验 北京大学 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选贤任能制度——制度质量与治理效能的转化机制分析 优秀
32 董潇珊 东南大学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文化向度及价值逻辑 优秀
33 郭玉伟 中国医科大学 马克思恩格斯利益思想: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遵循 优秀
34 向前敏 华南师范大学 中国式现代化与四种共同体的耦合互构 优秀
35 徐丹霞 中山大学 20世纪3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对中国现代化问题的探索——以广州《民国日报》刊登的陈序经《中国文化之出路》为中心 优秀
36 唐冠宇 武汉理工大学 求真·扬善·崇美:习近平中国式现代化叙事话语的艺术风格与文化基因 优秀
37 蒙 慧、
娄跃辉
兰州大学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创新性及其价值研究 优秀
38 陈婷 南昌大学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变迁——基于十二大至二十大党代会报告的文本计量分析 优秀
39 张楷芹 中央财经大学 契机、危机与转机:智媒时代下青年文化自信提升研究 优秀
40 于蒙蒙 中国人民大学 经典探赜: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文明悖论与中国式现代化的超越旨归 优秀
41 黄智春 贵州师范大学 论中国式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协同推进 优秀
42 陈海若 复旦大学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共同富裕的历史演进、理论逻辑与实践要义 优秀
43 王闻萱 大连海事大学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演进、基本经验及战略进路 优秀
44 张力一翔 华南师范大学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传统文化底蕴研究 优秀
45 张赫中 首都师范大学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世界意义的内在逻辑与多重维度 优秀
46 李亚伦 北京师范大学 人类文明新形态话语的生成及其对西式文明话语的超越 优秀
47 刘梦雪 中山大学 习近平关于团结奋斗重要论述的生成理路、精髓要义与重要价值 优秀
48 孙涛 辽宁大学 中国式现代化基本内涵的三维立体架构 优秀
49 王樊 西安交通大学 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蕴涵与当代实践 优秀
50 席婷婷 西南大学 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与路 优秀
51 张静远 华南农业大学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中国式现代化 优秀
52 黄素平 广东工业大学 “愚公”下山:进城山民“半城市化”的现状及成因 ——以济源市为例 优秀
53 林桐 暨南大学 “以民为本”何能何以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基于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分析 优秀
  公示时间为6月19日至6月26日。若对以上结果如有异议,请于6月26日17:00前将意见发送至邮箱liuxuhui@gz.gov.cn。联系电话:020-38483156。
 
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
2023年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