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宣传部召开哲学社会科学界别“四个一批”人才工作座谈会
7月11日下午,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曾伟玉主持召开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界别“四个一批”人才工作座谈会。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中华文化传承发展、坚持“两个结合”等重要论述精神,认真总结交流三年培养周期的工作做法和成效,研究改进提升人才培养工作措施。市委党校、市社科院、广州大学等3个单位领导和领军人才、创新团队、青年英才、后备人才代表共30余人参加会议。
曾伟玉同志指出,事业发展关键在人才,培养造就一大批学贯中西、勇于创新、深耕广州、研究广州的领军人才、青年英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是推动实现广州哲学社会科学走在前列、勇当排头的实践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近年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事业聚才、政策引才、环境育才、大胆用才、服务留才,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工程引领,用理论研究精品工程锤炼,用“广州研究”品牌推动,努力培养锻造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梯次合理、数量充足的人才群体和科教团队,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市城市范例、推动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出新出彩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在新的起点上,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面向人才发展实际需要,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大力创新人才培养、引进、评价、激励机制,推动政策措施落地见效。一是人才培养单位加强政策配套。市委党校、市社科院、广州大学要在落实市里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在经费资助、政策扶持、服务保障上分别出台相应支撑政策,满足领军人才、创新团队、青年英才、后备人才的成长需求。二是市委宣传部各职能处室要制定完善人才规划和保障政策,主动对接、主动服务,深入细致做好人才使用、人才宣传、人才服务等工作,引导培养对象在宣传思想工作实践中锻炼成长。三是各培养对象要增强使命感和荣誉感,扎根广州高质量发展大舞台深钻细研不断推出重磅成果,发挥优秀人才的传帮带作用带动研究团队、人才群体共同成长,充分发挥人才支撑事业、引领发展的重要作用,为广州高质量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扎实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广州实践贡献智慧和力量。
市委党校副校长黄丽华、市社科院副院长杨再高、广州大学副校长张其学围绕抓人才培养、抓队伍管理等方面作了介绍,提出一系列建设性意见建议。王元林、李春雷、谢治菊、覃剑、黎明泽、刘佳、莫斌等7位培养对象作了发言,分享了成长体会。
据悉,2020-2022年度市宣传思想战线优秀人才(哲学社会科学界别)共有19位,其中领军人才3位、青年文化英才6位、创新团队5个、后备人才5位。三年来成果丰硕,共获评国家级课题项目(包括国家社科、国家自科、教育部等项目)28项,发表核心论文168篇,获得省级以上荣誉奖项20多项,提交决策咨询报告获省级批示采用30多篇。